# # # #
# #

征文活动 | 成长的道路各有不同,你愿意分享吗?

来源:CNTC    更新时间:2018-11-27    查看次数:

11月28-29日,中国儿艺根据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国内首部“成长戏剧”《山羊不吃天堂草》将作为“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的收官之作亮相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山羊不吃天堂草》自上演以来,广受好评。原著作者曹文轩称其“成功将文学变成了艺术”。作为一部“成长戏剧”,不同年龄的观众会有不同的观后感受。从简单的人生道理到人文主义的情怀,不同的人生阅历映射出不同的心灵成长轨迹。

在《山羊不吃天堂草》再次上演之际,中国儿艺开启“《山羊不吃天堂草》征文活动”,希望被该剧触动的大小朋友写下自己的感受,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

征文活动

征文时间

即日起至2018年12月9日

征文内容

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从主题、艺术呈现、表演等任意方面畅谈观看《山羊不吃天堂草》的感悟。

征文要求

内容明确,表达真情实意,字数不少于500字(诗歌字数不限)。

投稿方式

投稿文章发送至:

tongjushalong@163.com

邮件以“【《山羊》征文】+题目+姓名+联系方式”命名。

征文奖励

我们会选取优秀文章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分享,并送出由《山羊不吃天堂草》编剧冯俐编写的另一部儿童剧独角戏《木又寸》的演出票2张。(演出时间:12月15、16、22、23日)

《山羊不吃天堂草》

大家谈

欧阳逸冰(剧作家、戏剧评论家,原中国儿艺院长):

这个戏创作的本身很有价值,大胆地打破了儿童剧多年来已经形成的一个模式:低幼的多,娱乐的多。并不是我们不要低幼的、娱乐的,只要是观众健康的需要,就都可以。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一头扎进了低幼、娱乐,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我们要呼唤生活在温暖怀抱里的孩子们,让他们透过自己的窗户看到外面,还有那么多艰难的人。当你离开你的爹妈、面对艰难的处境,你有心理准备吗?我们应该告诉孩子,生活是光明的,但也有黑暗,要战胜黑暗,才能有光明。这就是《山羊不吃天堂草》这部戏对儿童戏剧创作的价值。我们要以开阔的思路、眼界,谨慎而又严肃的告诉孩子们,一步步的帮助孩子们认识生活。明子最后完成了坚守,这就是价值。这部戏的戏剧的结构是一大贡献,感谢编剧和导演天才的创造。整个舞台都是明子的内心世界,他和三和尚等人都是他内心世界中的激荡。“山羊不吃天堂草”在小说里是一个象征,而在舞台上,它不仅具有象征意味,更构成了一种戏剧的力量。每到明子面对巨大的选择时,黑点儿和父亲就出现了,充满无处不在的戏剧力量地告诉着明子:“人,宁可饿死也不做贼!”这是古训,是中华民族坚守的最重要的道德力量,也是支撑未来中华民族的传统力量。这一群农民工有着艺术家般的动人呈现,扮演三和尚的刘晓明无处不表现着小农为了保存自己必然遵守的生活原则,但内心也一直向往着光明。非常难能可贵的是,所有的演员都在塑造角色。

仲呈祥(文艺理论家、评论家,中国评论家协会主席):

这是一次成功的再创造性改编,剧作家是把小说家用文学语言塔建的小说艺术之山吃透、消化并粉碎掉,剩下一堆闪烁着小说艺术精灵的元素,然后按视听规律重塑了一座戏剧的艺术之山。聪明的艺术家在改编时,都是要站在小说家的肩上,而不是匍匐在小说家的膝前。

为什么看完戏能让人思之再三?山羊不吃天堂草不只是生物生理反应,而是天人合一,万物相通,生态平衡的问题。这个本子主题的开掘、深化及时代性是无底洞,“山羊不吃天堂草”是有哲学意味的。这个戏不仅仅是写给儿童的。

导演在二度创作的时候,注重了在人生哲学、人生意味上的探寻。明子始终在破解困惑的人生道路上成长,导演抓住这一点,不断深化。我们写儿童剧,要童心、童趣,但不要简化、简单化。儿童剧若都写光明、太阳,完全排斥了生活的复杂性,把儿童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复杂的东西都过滤掉了,也不对。从小不让孩子懂得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复杂,不能成为一棵大树。但是人为的复杂,让儿童都不能承担,我也是不赞成的。按照习总书记这一次提出的标准 “艺术性、思想性、价值取向,都是文学家、艺术家对时代体验的结果。”这与从前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提法不同。回到艺术性、审美性,这个作品才经得住艺术的考验,《山羊不吃天堂草》是一个艺术品,这个戏不仅仅是儿童剧的收获,是整个话剧界的收获,也是艺术界的收获。

刘琼(文艺理论家、评论家,《人民日报》海外版主任):

这个戏很特别,很先锋。戏剧的先锋性在哪里?是要对社会有一个本质性的表达,在人文的表达上要能够出位,而不是落后于社会的标准。在儿童戏剧领域,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帮助他们形成价值观,也把社会现实反映出来,引导他们看到,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去面对,这是戏剧教育的高度。戏剧在舞台上一定是现实生活的镜子。这部戏有勇气,也有品质,不仅仅是在谈问题,还找出了解决问题的逻辑。让孩子明白、让孩子理解。曹文轩老师的文学作品中“天堂草”的意味非常美好,我们人性中美好的东西该怎么去坚守?不分阶层、城乡,每个人都有,我们该怎么维护?整个舞台非常现代,又和社会现实相结合,能把问题讲清楚。孩子都能看懂。    

王蕴明(戏剧理论家、评论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党组副书记):

我带了我的小外孙女来看,一年级,出乎我意料的是她看懂了,而且两个多小时里流了三次泪。她的妈妈看完之后非常满意,我作为专家也很满意,所以我总结:孩子满意、家长满意、专家满意。这个戏,讲了以明子为代表的青少年在生活中的成长,感受了社会的不平,也体现了社会的温暖,在儿童剧的基本立足点之上,深刻的表现了社会现实,很丰满。儿童剧要歌颂美好,但不是粉饰太平。这戏里有着充分的人生感悟。这个戏是现实的,也是寓言的,是诗化的、也是抒情的!我们的艺术家们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这个戏不回避社会矛盾,又没有剑拔弩张。在农民工困苦的状态下,又给他们温暖,度把握得非常好。编导演方方面面考虑的很成熟,非常符合中国文化中的美学传统“中和美”。非常适合我们当前讲求和谐的社会状态。深厚的意蕴越挖越有,是很多儿童剧达不到的艺术境界。你们的趋向、追求是前进的、升华的。这个戏让我感到非常惊喜。

《中国文化报》:

 该剧聚焦当代少年的心灵成长历程,通过讲述少年明子进城务工的生活经历,表现了他在不断的追问和选择中,逐渐领悟到“山羊不吃天堂草”的人格隐喻,展现出明子艰难而执著的成长过程。在舞美设计上,该剧突破实景舞台,设计了6块大小不同的LED屏,通过多媒体画面呈现,完成了该剧对频繁的时空转换、场景转换的要求。

《中国艺术报》:

与以往中国儿艺演出的《马兰花》《西游记》相比, 《山羊不吃天堂草》明显有所不同,它的受众不仅仅是儿童,它所展现的剧情更能推动十来岁的青少年对社会的思索,从而寻找人生的方向。可以说, 《山羊不吃天堂草》弥补了中国戏剧发展长期的一块空白,为十来岁的青少年打造了一部能够帮助他们成长的戏剧。

观众1:

首先向各位艺术家致敬。我是今日头条的写作妈妈,今天我带6岁的女儿来看,我特别感动。首先她刚6岁,我真的没有想到在没有中场休息的情况下她能够一直坚持看完,其实我自己蛮感慨的。我相信好的作品自己是会讲话的,所以我要谢谢台上这些所有艺术家们的辛苦努力,谢谢你们。作为一个妈妈,来之前我已经看过这个剧的一些介绍,我知道它不是一个轻松的剧。它里面有很多很现实很沉重的成分,所以来之前,我是有一点点犹豫的,对这么一个小孩子,有没有必要给她一个窗口,让她看见这个世界的真相,尽管她不能一下能够吃得那么透,但是有没有必要让她这么早看到其实世界不只有童话,不只有歌谣,所以来之前我是有一番挣扎的。但是后来我想也许早一点让世界真实的面貌呈现在孩子眼中,就是把世界本来的样子还给孩子,所以我来了,但是看完之后,我又有不同的收获,引发了我很多思考。

观众2: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觉得太沉重了吧,太深刻了吧,孩子们根本看不懂,孩子们会不感兴趣的。刚才听了小观众的回答,我就放心了,而且我有一个感受,真正好的作品,不管什么年龄段,不管什么层次,你都能得到你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所以这部戏确实很好,不管什么年龄段的人都能得到他的精神力量。还有一点,我觉得这个戏不仅限于少年,我觉得可以往更高的年龄走一下,可以进到大学里,因为这个里面提到的问题:人在生存中、在生活中,在面对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的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该怎样选择;在欲望面前,在小小的利益面前,你该怎么样做,是不是应该丧失底线得到眼前的利益?其实这个很大的命题。谢谢各位的付出,为我们中国戏剧能有这么好的作品而谢谢你们。我感觉中国是进步了,中国人的思想在进步。

剧情简介:

一群饥饿的山羊,面对一片肥美茂盛的天堂草,却不肯低下头食用,若干天后竟一只只倔强高贵地死去……山羊为什么宁可饿死也不吃天堂草?少年明子带着心中巨大的疑问,迫于生活的压力,带着父亲“自己去长大成人”的殷殷期盼,带着养家的责任,跟随师傅三和尚和师兄黑罐进城打工谋生。在他们似乎难以走进的世界,单纯倔强的明子遇见了许多不同的人和事……在生活的艰辛和世态的炎凉中,不时地感受到温暖,也不时地被逼到了人性抉择的悬崖边。他在乡土文明的坚守与现实生活的压力中不断挣扎,在不断的追问和选择中,逐渐领悟到“山羊不吃天堂草”的人格隐喻,艰难而执著地成长着……


演出时间:

11月28、29日 14:00 19:00

演出地点: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演出时长:120分钟

适合年龄:建议小学高年级以上学生观看



订票热线:4001016161      联系方式:cntc@cntc.org.cn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2015-2022      技术支持:北京精正方胜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