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期间,“中国故事”之《成语魔方》系列剧第五部将在假日经典小剧场首演。这部作品涵盖了“杯弓蛇影”“画蛇添足”“郑人买履”三个成语故事,今天就先让我们跟随《杯弓蛇影》的编剧孙梦竹来了解一下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在我的老家有一种说法,把“蛇”称为“小龙”。若是谈及属相,有人说:“我属小龙”,那他便是属蛇的了。不知跟龙有着什么奇妙的缘分,去年愣头愣脑地在《成语魔方》系列剧第四部中创作了《叶公好龙》后,今年又创作了的成语故事《杯弓蛇影》。

《杯弓蛇影》排练照片
回想起来,《杯弓蛇影》的创作实属机缘巧合。去年夏天,有朋友向我倾诉生活中的小苦闷,敞开心扉之后,我们发现,很多的担心、忧虑,其实都来源于自己的过分焦虑,仿佛所有的可能性都指向并不乐观的结果。这种心态很普遍也很有趣,我想,如果有机会,可以把它写成一个故事。不久,《成语魔方》系列剧第五部的创作开始了,《杯弓蛇影》恰恰可以讲述一个这样的故事。于是,《杯弓蛇影》的第一稿诞生了。

《杯弓蛇影》排练照片
经过一次次讨论与修改,我们找到了这个剧本所对应的生活现象和创作方向:生活中,家长,尤其是隔辈家长独自带孩子时,有时会出于对孩子安全的考虑而对周围的一切事物过分紧张,而这种紧张的情绪是可以传递给孩子的。大家即将看到的《杯弓蛇影》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迈的老仆第一次带着小公子出门,生怕小公子有一点闪失,老仆人竭尽所能地“保护”着公子,由此发生了许多趣事。故事主人公的设定也是这个故事最有趣的地方,即剧中的老仆,也就是“成人”成为了故事的主角,而在故事的结尾,老仆人对这一路上的经历也有所反思。由此,我们不禁设想:若是在演出结束时,小朋友能用小手指戳戳家长的手臂,笑问“戏里的老仆人不就是你吗?”我们的创作目的就达到了。

《杯弓蛇影》排练照片
从剧本创作到排练厅的排演,也让我感受到二度创作的神奇所在。经过导演刘奇和演员老师们的共同创作,故事的逻辑更加直接,事件更加紧凑,可看性更强了,导演在其中融入了很多舞蹈和肢体元素,让整个故事更加轻快活泼。尽管作为编剧的我已熟知故事中的情节,却还是会被导演的处理和演员的表演逗得捧腹大笑。他们对剧本进行了一次飞舞着想象力的再创作。每一次创作都是对主创的挑战,剧目一天不与观众见面,就有一天打磨改进的空间。这是一部充满了主创的想象力和诚意的小戏,我们忐忑地等待观众们的检验。

《杯弓蛇影》排练照片
总觉得创作儿童剧是一种奇妙的体验,我们总说,作品是主创们的孩子,儿童剧的主要观众也是孩子,那么小观众们走进剧场看戏,正是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的见面。不知道你们是否喜欢这个新朋友的样子、脾气和性格,请走进剧场结识她吧!


《杯弓蛇影》
编剧 孙梦竹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主要编剧作品:儿童剧《成语魔方》系列剧第四部之《叶公好龙》,《寻找发条的玻璃小人》;话剧《高腔》《爱之歌》;音乐诗剧《天地交通·百廿春秋》;微电影《请用一座城来娶我》。2015年故宫实景史诗剧《海棠依旧》剧本统筹。
剧情简介:
《郑人买履》
一根筋的买鞋人非要用量好的尺寸买鞋,绝不肯用脚试鞋;脾气暴的卖鞋人费尽心思要卖鞋,却被买鞋人的神逻辑折磨得抓狂。二人对簿公堂。耳背的县太爷用智慧的方式断案,买鞋人用脚试着买到了鞋,然而,他真的学会该如何买鞋了吗?
《画蛇添足》
这是一场特殊的考试。
衙门要招一名新捕快,可是,有两个少年都想来。
老捕头出题,几轮激烈的角逐。两个少年展现了各自过人的天赋,也暴露了共同的毛病。
最后,谁能通过捕头的考试呢?
《杯弓蛇影》
老仆人带着第一次出远门的小公子来到陌生的凉州城。在老仆人眼中,一切都潜藏着危机,护主心切的他尽其所能“保护”着小公子……主仆一路上究竟遇到过什么?他们眼中的“蛇”到底是什么?
演出时间:
10月1日 10:00(首演)
10月2、3、4、5、6、7日 10:00
演出地点:假日经典小剧场
演出时长:约80分钟
适合年龄:3岁以上